石雕地藏菩薩在民間的傳說 時間 :2021-07-30 10:58:23 點擊 :422 元明清之際,石雕地藏王菩薩十王信仰依舊流行,在元雜劇、明清小說及寶卷等文學載體中可見其痕跡,如元末明初寶卷 《目連救母出離地獄生天寶卷》中多處提及石雕地藏王菩薩十殿; 明代小說 《西游記》第 8 到 12 回寫唐太宗入冥便受到了地府十殿閻王躬身相迎的待遇;明末清初小說 《醒世姻緣》第 69 回中提及泰安州附近的蒿里山有座大廟,其廟廊便繪有十殿閻王和地獄酷刑,等等。 在此時期,集中闡釋地府十王信仰的文本,則當屬以十殿地獄情景為主題的勸善類文獻 《玉歷寶鈔》,在敦煌寫本 《佛說十王經》未發現之前,該書被稱之為地獄十王說的始祖。 《玉歷寶鈔》以佛教地獄十王為框架,加以道教的外殼,給普通民眾描繪了一個雜糅共處的地獄鬼神體系,其中既有民間信仰中的城隍、土地、日夜巡游以及孟婆神,又有本土道教中的玉皇大帝、酆都大帝,也有外來佛教中的石雕地藏王菩薩,還有糅合佛教地獄說、道教陰曹地府說以及民間多元鬼神體系的產物,如十殿閻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等。 可見,《玉歷寶鈔》所呈現出來的冥界觀是融合了自先秦以來的民間信仰、本土道教以及外來佛教等諸多遞經變更的冥間觀念而成的一個集合體,如此集諸家諸教于一體的明清時期冥界觀得以更好地在普通民眾中流布傳播,發揮勸人為善,穩定社會的功能,這與儒釋道三家宣揚的理論是一致的。 明清之際,閻羅王審判入冥之事的本職工作逐漸被忽略,取而代之的則是部分俗世官員的寫照: 陰險狡詐、貪贓枉法、不明事理,這種變化當與該時期社會氛圍息息相關。自此,閻羅王并不光輝的形象逐漸形成,即便在現今社會依舊存在諸多對閻羅王的說辭,如俗語有言 “閻王好請,小鬼難纏”。曲陽石雕佛像廠家專業加工定做漢白玉佛像,青石佛像,大理石佛像,花崗巖佛像、石雕觀音像、石雕神仙雕塑等,款式多,雕刻精美,各種規格支持定做,更多石雕佛像請登錄http://www.www.shqiaofeng.com/ 歡迎來電咨詢與訂購!電話/微信:18932686848 劉經理 上一篇:石雕觀音菩薩的來歷-曲陽佛像雕刻廠家 下一篇:古代的石雕佛像有什么特點?